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为了找工作而读研是没有意义的

【新祥旭考研】 / 2014-07-28

  《求学·考研[微博]》:您曾自我介绍说自己“误打误撞”进报社,请问背后的故事能给我们讲一下吗?

  答:我在刚进大学时,理想是做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学的老师教授们大多毕业于复旦[微博]数学系,一方面数学功底很好,另一方面注重个人文学修养,很多老师能写很好的古体诗,所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我在读书期间学会了用简洁语言表达深奥道理的文字能力。一开始我只是对写作很感兴趣,对做新闻、当记者有一种理想化的期待,想通过这个职业多见世面,毕业时巧合赶上报社招记者,于是就想去试一试,没想到真的考上了,于是从地方报纸一直干到中青报。(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期)

  《求学·考研》:您理科专业毕业,转行从事文字工作,觉得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我觉得从理科转到文科,最大的挑战其实就是文风。开始从事文字工作的时候其实感觉非常难受,写报道老是干巴巴的,虽然文字简洁,逻辑上也肯定没有问题,但就是语言文字没有张力。

  所以我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而且我觉得学理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读了一篇文章,不满足于读完就完事,而是必须去研究它好在哪里:比如我读到一篇文章,感觉它的结构很好,我就会对它的文章结构解构一番,到底如何组织编排内容。拿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举例子,它可以说是建国以后报告文学排在前三位的代表之作,为什么它会这么经典呢?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的语言风格、结构是怎样?这些我都会仔细探求思考。通过这种阅读积累,通过一篇篇地写文章,大概经过10年的摸索,我觉得自己已经跳出过去的束缚,能够比较从容地在自己的文章里面展现出文学色彩,最后形成跟别人不太一样的文风。(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期)

  《求学·考研》:那您给这些学理科,又想从事新闻传媒行业的人有何建议?

  答:我个人喜欢看《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但也发现他们有的记者从业很多年,有非常强的金融专业背景,文章里面充斥着专业词汇,却没有有效转换成新闻语言。我问过一些北大清华[微博]的毕业生,发现他们连很多现当代的作品都没有读过,更别说如巴尔扎克之类的世界名著了。只有通过阅读经典,你才会知道最优秀的文字是怎样,最完美的文章结构是什么。

  文科生写出来文字的张力是够的,想象力也很丰富,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散、乱,结构和逻辑有重大问题。一篇好的文章,一方面有很强的逻辑性,即文章从头到尾有一种很贯穿、很流畅的感觉;另外一方面还要有文采,让人读起来感受到语言很优美。这个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一种境界。通过文理的这种融合,最终呈现出来让别人觉得这篇文章跟别人的不一样。恰恰很多很优秀的记者,我觉得他有一种文理通融能力。(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期)

  《求学·考研》:得知您是从记者站一路升上来的,非常有经验,可否分享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采访?

  答:是的,印象最深刻的采访真的很多。我一线做记者是从1992年到2007年,一直干了15年。后面的5年都在做调查性报道,非常难,因为这些报道基本上要么就是别人做不了推给我做的,要么就是知道这里面有东西,根本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比如,2005年的时候,中青报社曾经计划报道太湖污染的问题。太湖当年爆发大面积蓝藻事件,湖面80%被蓝藻占据。由于无锡市自来水厂的取水口都被污染,全城停水,所有高校提前放假。我们派出去的第一拨记者只报道了一些表象的东西:“人都跑了,高校空无一人,还剩几个同学没有走,也很恐慌,说我们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种事,现在只能买水,我们准备去上海的亲戚家里。”

  这些都是极其常规化的新闻,媒体上随处可见,但后面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家每年投资太湖污染的治理是3000万,连续投了10年,几个亿下去了,为什么没有效果?为了调查清楚,当时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接受这个任务。首先,我决定先去南京,而没有去无锡。因为无锡先前记者已经跑过,如果接着去,马上就会被地方的宣传部委“控制”。所以根据经验,我首选南京,作为省会,整个江苏省、太湖领域的环保情况会在那里有所呈现。要想挖背后的新闻,不一定要到现场。当然后来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在南京摸了两三天情况后,一天一个同行跟我说起了一个情况:南京在召开十运会前夕,发现玄武湖被蓝藻污染,这将导致很多水上项目如赛艇等无法举行。为不影响赛事进程,政府请了一个顶级的专家,五天之内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当时一听,觉得玄武湖能治好,太湖也能治好。治理太湖的时候为什么这位专家没有出现?于是我就锁定这个人,觉得他应该是对治污行业内情很了解的人,应该非常关键。同行说专家人在上海,我直奔过去,电话联系上他,果然找对了人。

  接下来的采访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谈话就超过三个小时,全面了解了他的经历:他参加过全世界几乎所有领域的污染治理,包括美国五大湖,德国莱茵河,日本的阪城工业区,这些地方当年的污染也很严重但都治理好了。随后,他诉说了很多苦衷:在国内,他掌握的技术非常好,可很多地方就不让他治理。原因非常令人震惊:他无法中标,在招投标环节完全被潜规则挤掉。

  面谈之后,他把所掌握的一些治理环境的资料给我看,整整一天半的时间,我待在房间没有出门一直都在看这些资料,然后反复推敲,罗列出了50个问题准备向他讨教。第二次采访时,他看到这些问题,惊讶于我怎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变得那么专业。所以他就很欣然地跟我聊了一些技术里面很先进的问题,并将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根据这两段采访,我撰写了一份内参,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前对中国治污领域的判断: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是因为技术不行,所以不断投入,还是治理不好,所以再不断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在西方国家,工业污染的治理技术早就已经突破,而在中国,像这位专家这样的人也完全掌握了这种世界顶级的技术。但是这样的技术在中国用不上,就是因为那些当权的,对治污工程项目有决定权的人,想“钓鱼”,钓国家的钱。

  这篇内参被送往中南海,几位中央领导,一直到温家宝,全部批示。而且温总理很快召集了中国滇池、太湖、长江三大流域的治污会议。在会上他提了八条意见,其中有五条在我的内参中提到。

  很多次有收获的采访就是这样,依靠的是冥冥之中的直觉,而直觉,来自经验判断。(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期)

  《求学·考研》:你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品格?

  答: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落落大方,非常妥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与被采访对象进行非常好的信息沟通。

  很多年轻记者的采访有时不太成功,比如没有采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他们的提问往往让对方不知所云,不知道如何回答提问,这些都说明这位记者没有清晰、准确而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说得极端一点,他不能大大方方、平实自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向对方表达清楚。这些都说明沟通能力存在问题。

  同时,记者要对采访对象有充分了解,提出的问题要将采访对象的热情激发出来,这样的采访才是成功的。

  有些记者似乎想故意把问题问得很尖刻,觉得这样才是大记者,或者通过设计很大、很刁钻的问题把对方难倒,以显示自己很有本事,这完全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好的记者,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和被采访对象形成一个交流的气场,在这个气场里面大家能够愉快地交流。

  能建立这样一个气场的记者,除了具备非常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流畅、非常完善、非常妥帖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被采访对象对问题提出质疑,或者对采访提出疑义,这时记者能够巧妙地让采访继续下去,而不是对方稍微拒绝,记者马上就着急。或者对方说“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记者就愣在那里没辙了。我们时常遇见一个很重大的采访,由于记者不善沟通,最后三五分钟就匆匆完事的情况。这些反例都说明沟通能力的重要。

  第二个重要的能力是写作能力。优秀的记者对于不同题材都操练运用自如。现在很多记者只会写“大稿子”,一写几千字,内容却很空泛;或者只会写所谓的广告文章,刻板,没有文采,没有将思想蕴含在里面。问题的关键就是:他只局限于对某种文体形式的僵化掌握,而不是基于对各种消息、通讯、评论,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甚至散文诗等各种文体的一种自由的操练。这种操练成熟以后,才会形成自己的文体风格,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才会让读者读起来被深深吸引,而不是僵化的“新华体”。

  中青报非常倡导文体创新,建议大家去大量阅读。每个人会有侧重阅读的内容,从而慢慢展现不同的文字风格。比如有的记者擅长人物特写,对于细节的把握传神而精致;有些人非常擅长夹叙夹议,一边摆事实一边讲道理;有些人擅长写评论;还有的记者对写大通讯非常在行,擅长于把多种复杂的素材组合起来形成大型系列报道。这种特长写作能力,就是对各种文体反复尝试的结果。

  前段时间我在某高校中文系问学生:你们写不写文章?他们说很少,我觉得很可悲。如果在大学学了四年中文,都没有写过几篇像样的文章,那文字的操控功力如何培养?所以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一个优秀记者的两翼。

  最后一个重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者叫思考力,这实际上也是中青报非常看重的。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呈现出你对问题不断加深的思考,对这个社会前进发展的判断,对国情,对世界,对全球局势的把握。如果没有积累一定的思考力,无论是记者的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没有灵魂。

  思维能力的形成是靠不断积累的,简单地说,是通过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地形成一个个具体的观点,各样的观点会逐渐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会日益完善,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框架,从而你思考问题的框架就形成了。

  随着你的观点越来越丰富,思考日益增多,你所搭建的框架也在不断完善、发展。另一方面这个框架又是相对稳固的,确保你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轻易受到其他片面观点的影响。

  比如人们会对当下中国社会有一些判断和了解,加上通过对俄罗斯、中东等全球局势变化的了解,你会对中国国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判断框架体系,基于这个框架,又会让我们不断生发出一些新的观点。你的框架体系越稳固,这个框架吸附各种观点的能力就越强,最终你的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

  另外,在中国,作为一个记者采访,还要有一定的人脉。有些要在不违反新闻法的情况下,针对中国国情,有一些特别的应对措施,用一些“超记者”手段,只有那些长期在一线采访的新闻记者才能体会,运用得当。(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期)

  《求学·考研》:很多大学毕业生非常希望到中青报这样的单位就业,他们想了解中青报的用人标准是什么?这样的工作平台对他们的业务能力或者是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提升?

  答:中青报的用人标准:首先非常看重人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包括他的业务水准,就是刚才所说的三个方面能力。第二很看重你对这个单位的忠诚度。第三是道德水准。新闻工作者必须是一个很正派的人,不是那种萎靡不振,刁钻乖僻的人,而要非常大气,非常阳光,很有青春朝气。

  很多年轻人在中青报这样的地方经过一段适应期后,在这个平台上进步非常快。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这个单位没有条条框框,没有论资排辈,哪怕是对实习生也会提供一个宽广的舞台,给一个选题放手让他做,看他能做成什么样。

  很多单位有职务、职称的天花板,但中青报在业务上没有天花板。哪怕是一个年轻记者,只要有本事,可以写两个整版。我们曾经有实习生在报社期间写的报导,就被《新华文摘》这样的媒体转载,这种情况在别的媒体绝对无法想象:这种重磅题材,怎么可以让实习生来写呢?但是中青报就这样鼓励新人。实习生到了中青报以后没有感觉像别的媒体有那种“关系”:比方说“我是师傅你是徒弟,先学着,什么时候出师,这些大活儿再给你们干”;或者“论资排辈”,“这种重点报道都是主任的,主编的,轮不到你”。中青报的领导,巴不得年轻人从一上班就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发稿篇幅和版面位置方面都没有任何限制,这个对年轻人是非常好的一种激发。

  另外,报社里有一种很民主的氛围,只认业务能力,完全不靠关系,完全没有潜规则。大家一视同仁,只要你能写出有影响力的报导,能拿出别人拿不出的报导来,那就承认你的业务能力强。各种出国、晋升的机会优先提供给你。这就是虽然现在媒体竞争这么激烈,但《中国青年报》仍然保持多年来生生不息的原因。(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期)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