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二战考生,某种意义上我十分感谢第一次的失败和挫折,它让我有一颗更强大的心脏,让顺风顺水的我学会接受人生的逆境,在迷茫中找寻自己的方向。所以撰写这篇经验贴,一方面是想给予考研的同学们小小的帮助,另一方面是希望给决定二战的同学们带来一份勇气和坚定。
首先介绍一下上岸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是地处广州的一所211,选择该校一方面是受专业影响,本科为师范院校的我,在考研择校上也更倾向于师范类,另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广州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希望去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华南师范大学作为较前沿的师范学校一直比较火热,报考人数多,加上教育学在这几年越来越卷,跨考人数不断增加,与专硕共同划线,所以国家线不断上涨,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考研难度是较大的。尤其是学科专硕,初试分数有些科目已经达到400+,所以报考一定要思虑清楚。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备考期间各个科目的经验。
政治:
一战和二战,我的政治成绩都还比较可观。以下是个人经验,仅给大家提供参考思路。我是暑期开始学习政治,通过使用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倍速听其强化班课程,来学习基础知识,每学完一章,及时完成肖秀荣老师1000题的相应内容。在结束强化班课程学习后,开始二刷1000题,错题要进行标记,方便后续复核,若遇缝隙或是疲惫时间,可以放轻松去翻阅腿姐的背诵手册。等到肖八出来后,至少刷2遍,其他老师的题目如腿姐、徐涛老师都可以进行练习。待肖四出来,要认真背书,学会举一反三地答题,多想想这些答案可以运用于哪些题目。政治相对来说,是容易提分的科目,为了节约时间只刷题不可取,为了逃避难的科目过多投入到政治上,也不可取,大家给予平常心对待即可。
英语:
虽然英语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取得我理想中的成绩,但对于它的学习,我也有份微微心得。首先是单词,我用的app是墨墨背单词,要坚持每天背诵,不要一味求多,不断重复去加深印象,记住才是我们要的结果,至于阅读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最好是放在阅读的语境中去记忆;其次是阅读,精读文章至少两遍以上,先琢磨文章具体内容,后与做题结合起来,正确选项能找到原文依据,错误选项能明确哪里出现问题,与原文意思何处冲突,这是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求稳不求快;再次是作文,作文也占着大头,尽管作文不用开始的那么早,但后期一定要注重练习,自己尝试着多写多替换,而不是只会机械背诵所谓的模板;最后是小三门,想要取得高分,这三项也不可忽略,听一些老师讲解的课程,自己做历年真题,多总结,找到擅长项。关于选择哪位老师的课程,大家可以试听着感受一下,哪位老师适合自己的节奏。
恐惧是最大的敌人。很多阅读或完形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在做题时不用怀着太强的目的性,认真去感受文章的意义。
311专业课:
311的参考书有如下几本:由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由王道俊和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由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由吴式颖和李明德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由陈琦和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由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和《新祥旭辅导班专业课讲义》。提起来有些羞愧,专业课取得的成绩并不如我意,一些地方大家可以引以为戒。首先是知识的理解,311的出题愈发灵活,死记硬背无法在考研战争中取胜。拿今年题目举例,选择题开始考一些细微到忽略的点,大题中纯粹背了就会做的题不超过四题。在前期对知识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后期的背诵也是一大助力,遇到不会的点,要及时解决;其次是题目的训练,会背书不代表会做题,所以对真题、模拟题一定要重视,多做多写多说。我个人有使用过心意和凯程的资料,对于真题,先从历年选择题着手,以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的顺序去练习订正,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都定好时间来专项训练,辨析简答必须在15分钟以内,论述题每道在30分钟以内。在考研后期,要留出时间进行整张试卷的模拟,可以一周一次,建议练习五套以上为佳。切记做题时要手写,不要利用电子产品回答主观题;最后是心态的调节,无论是背书还是做题,都会反反复复崩溃,甚至到怀疑自我的地步,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极其重要。前两遍背书会大量遗忘,这是正常现象,到了第三遍会感觉能记住的越来越多,利用知识框架一层层记忆并回顾,查漏补缺。不要只一味背书,要学着去检验自己,在脑海中对知识复盘。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复试:
华南师范大学的录取人数与进复试人数比例一般为1:1.2,具体事项都会进行邮件通知,不怕错过消息。复试准备要看具体学院公布的信息,有的学院会给出复试大纲,同时要积极联系在读学姐,礼貌地询问问题,建议有偿请他们帮助辅导面试,因为复试很注重专业知识的表现,如果能在专业方面吸引到老师们,那复试问题基本不大。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往永生,只有少数人能走到。” 考研便是一道窄门,希望我们都能走窄门,见微光。
【新祥旭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