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验帖将从择校与定专业、初试、复试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享自己上岸的心得与经验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考研择校与定专业
首先,在考研之初,最应该考虑的就是专业问题。可以说,考研前专业的选择,将关系到自己的备考难度、上岸难度以及整个研究生生涯的研究方向。所以在正式准备考研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要报考的专业,以免之后在备考途中改变主意浪费大量时间。本人在本科阶段便在材料专业学习,对专业整体的研究方向、就业趋势有了大致了解,且对本专业较为满意,故在专业选择时继续选择本专业备考。据我了解,现在考研跨考基本分为以下几种:①本科专业薪资较低,想跨考热门专业,毕业后找一个更好的工作。②觉得数学较难,不想考数学。③对本专业完全不感兴趣。
在这里,我建议各位同学,除非对自己本科所学专业及其不满意或者对其它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准备时间充足,否则不要轻易跨考,特别是跨考与本科专业相关性较小的专业。原因如下:①跨考意味着你将摒弃本科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学习新的专业课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复习难度。②因为对新专业的不熟悉,将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③缺少相同经历学长学姐的经验指导。④在面试阶段,相比于本专业的同学不占优势,因为大多导师还是更愿意招一些本科阶段就接触过该专业的同学。
在选定专业后,便是学校的选择。以我个人为例,我本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在进行院校的选择时,首先考虑的便是本校所在地的一流高校浙江大学。因为,杭州本身便是一个发展很好的城市利于以后个人的发展,且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在杭州也有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同时希望在学术能有更大的进步,所以浙江大学便成为首选。但考虑到每年考入浙江大学的成绩要求极高,对于我而言容错率太低,便不得不放弃这一选择;我的第二选择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在材料方面有着极其强大的实力,同时为985高校,位于我的家乡陕西。在这里毕业,未来就业不但质量高而且会很方便。但考虑到我希望利用求学阶段的机会多走出去看看,便也放弃了这一目标;接下来便选择了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也为985高校,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双一流学科,而且地处成都距离陕西很近,完美符合自己对于学校以及学科的要求。而且根据以往调研,总成绩达到345分左右便有机会录取,难度不是特别大,特别是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会相对更低。于是四川大学就成了我最终的选择。
下面将整体介绍20-21两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录取情况。如下图1、2所示为2020、2021两年复试分数线:
图1.2020年复试分数线
图2.2021年复试分数线
可以看到,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四川大学材料专业整体的复试分数线相对较低,而且在2021年数学分数普遍较高的情况下,总体的复试分数线没有太大的增长,材料与化工专业的复试分数甚至有了降低,这与专业硕士在不断扩招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国家在不断加大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且专业硕士在学制,培养方案上与学术硕士已经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报考专业硕士将大大提高上岸的可能性。大家可以参考学院网站,那里有最终的录取成绩,供大家参考。
二、初试复习经验
我的备考是从8月份才正式开始的,时间不算很长,所以有些准备做的并不充足。整个备考过程真的很辛苦,所以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时让自己放松一下,让自己随时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然后一定要找一个考相同专业,但不同学校的研友,这样可以在备考期间互相鼓励,但又不会因为相互竞争而产生压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模块具体介绍。
1.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政治是我考研准备阶段,用时最短的科目,也是我考得很差的科目。其内容多,内容杂,如果过早的复习效率并不是很高。我在十月份开始看徐涛老师的网课,在十一月份开始背一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以及材料,在十一月的月末开始完成肖八,十二月完成肖四,并进行背诵。总的来说我认为,如果有充足的准备考时间,还是要认真学习网课,真的听懂每一个知识点,以及老师所教的做题技巧,这样在做政治选择题时才会真的是去选,而不是在蒙。同时大家一定不要把宝都压在问答题上,每年各考研政治老师都会出预测题,大家都会去背,所以真的在问答题上拉不开差距。选择题强,政治才会最终考的高。
2.考研英语
专硕考的是英语二,我在备考过程中,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背单词,直到考研的前一天。然后从8月份开始完成英语一的真题,到了11月份完成英语二的真题。在完成真题的时候,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整理真题中不会的单词。然后在11-12月,我开始整理作文的模板并进行作文的专项练习以及背诵。但在准备英语的时候,有几点请大家明白。首先,只是背单词并不一定能直接提高你的英语成绩,请大家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其次,网课中老师总结做阅读的方法,不一定真的适合你,千万不要生搬硬套。我在备考的过程中并没有看网课,这个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最后对于作文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整理作文模板,并背诵范文,这样在考试时才不会手生、从而浪费太多的时间。
3.考研数学二
数学的备考其实是极为枯燥的,我的备考基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9月份进行网课的学习,做相关练习题打好基础;第二阶段,10-11月份进行真题的考练。第三阶段,12月份进行模拟题的联系,多见新题保持手感。我的一些经验建议是,首先网课的选择真的不用太纠结,市面我们常见的老师网课都可以选择学习,重点是我们自己要真的能听进去,不会觉得无聊。其次,真题一定要提早做。可以提前感受考试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查漏补缺看自己的问题在哪,从而及时的进行补强。最后,便是模拟题,一定要做,而且做的越多越好。尽量见更多的新题,因为有时候真的可以在考试中碰到同类型的题。
4.考研专业课
这一部分只适用报考四川大学材料学院的考生。专业课的参考书目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基础》。我的整个准备过程很简单,从8月份正式开始准备到考研前一天,就是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理解、总结、背诵,对专业课的历年真题(网上可以买到)进行理解、总结、背诵。真的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四川大学材料的专业课特点就是很偏,并且不会去考历年考过的题。所以就需要我们对整本书,以及历年考题绝对的熟悉,真的没有捷径可言。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准备阶段
在初试结束后,大家可以进行2周左右的休息,然后应该立刻投入到复试的准备工作中来。因为在初试结束后,我们对自己初试成绩必然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除非肯定自己100%考不上,否则哪怕只有1%的希望都不能放弃。因为一般来说从各学校公布初试成绩,到出复试线,再到最终复试一般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自己初试的成绩不是特别的理想,那这么短的复试准备时间还是特别仓促的。所以在初试结束休息一定时间后需要立刻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2020年复试参加人数为41人,最终录取为33人(包括电子信息和生物医学工程,如今这两个专业已独立,不属于材料学院)。最低录取分数为338分。2021年材料与化工专业参加复试人数53人,录取45人。可以看到这两年材料与化工专业扩招趋势十分明显。
关于复试的筹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找到报考专业对应的复试参考专业书目。由于这两年疫情的原因,四川大学材料学院采用了线上复试的方法,故在整个复试环节中不存在笔试。但在以往的线下复试中笔试是存在的,并且笔试成绩在复试成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化工专业又包含了四个小方向,包括材料物理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在正式复试前,学院老师会向我们确认具体方向,我们只需要提前确定好,并做好复习就行。每个方向的参考书目都可以在学院官网找到,具体复习方法参考初试专业课的准备即可。第二,要练习英语口语。复试的第一部分就是用英语进行对话,包括自我介绍、日常问答、专业问答。自我介绍希望大家提前准备好,并且能够熟练的背诵下来。日常问答部分大家可以参考微博等网络资源,上面有大家所准备的各种问题,要尽可能的多准备几个,有备无患。专业问答则较为基础但考察范围很广,多为名词解释和原理的解释,这一部分希望大家多参考历年学长的经验,做到针对性的复习。第三,熟练掌握本科期间所做实验、项目以及毕业论文的内容,在最后的专业复试中,老师将主要针对考生的毕业设计和科研经历进行提问,所以务必要掌握科研经历所延伸出来的相关基础知识,这是考查的重点部分。以我个人为例,我的本科毕业课题为铜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在面试时,老师就针对纳米材料的基础效应、定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提问。同时,由于我在本科期间做过磁性材料的研究,在复试时就对磁性材料的概念以及分类进行考查。所以专业复试这一部分,与大家的科研经历息息相关。第四,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个人材料,包括本科成绩单、各种奖学金及获奖证书、准考证、四六级证书等材料,以免在复试前手忙脚乱,这些具体的材料可以参考前几年的复试要求进行准备。
关于复试流程方面,因为是线上复试,所以总共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以PPT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个人信息、获奖及科研经历。第二部分是英语问答,第三部分是专业问答。整个过程30分钟,大家要牢牢控制自己的回答时间,不能超时。
关于复试难度及特点方面,总的来说四川大学材料学院的复试更多是对于基础的考查,导师们一般不会可以去为难考生,只要好好准备,通常复试表现都不会太差。而且整个复试过程公正透明,不存在压分现象。成绩出来后,学院会公布每一位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以及最后的折合成绩,当然也不存在本科院校的歧视,完全凭成绩来进行录取。所以欢迎大家报考四川大学。
四、最后建议
考研是一个极其辛苦和无聊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坚持下来。有很多人会在半途因为坚持不住而放弃,从而失去最终上岸的机会。大家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要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与其他人相比,适时的放松一下,这些都没有关系。没有必要去和别的同学进行攀比,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是最好的。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咨询可联系:胡老师
电话/微信:136 9712 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