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介绍
本科大学为某理工类211大学,2020届考生,考研考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试410+分,最终顺利考入北师大。
二、考研择校阶段
相信大家都是在本科大三年级就开始规划自己要不要考研?考本校还是跨学校?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
其实我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是按招生人数排的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哈哈就这样草率地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但是经过四年的学习,我真的是越来越喜欢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觉得自己非常适合读这个专业,这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所以我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去决定考研试一试的,反正大三到大四也没什么别的打算,考上了是最好的,如果考不上,那么大四再找工作也是来得及的。嗯,其实写到这我觉得我是个想得开的人。
那么既然决定了做一件事——考研,我就会认真地准备,而不是无所谓的态度。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择校,我当时看了很多励志的经验贴,问好多学长学姐,买很多资料,可以说是纠结了很久很久很久,纠结的地方在于985学校怕太难考不上,考211学校又不太甘心。嗯对了,当时我还有机会报我们学校的一个支教保研(就是去偏远地区过着贫困地区支教一年就可以保研到本校),我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去,但是最终还是决定要自己考一考更好的学校试一试。我在各种985学校里面去挑选,看各个学校的招生人数、分数线之类的,越看越觉得招生人数好少,分数线好高,我能达到吗?经常会怀疑自己,但是心里面却一直有一个微弱的向往(我想要去北京,去北京师范大学),挑来挑去心心念念的只有它,所以我就是按照北京师范大学的考研要求来准备的,我这个纠结的人,期间也有关注其他学校,甚至一度到了要填报考志愿的时候还在犹豫,最终给我了坚定的勇气的人,是我的同学,他说:“既然要考研,那就考一个好的学校,一年考不上再考第二年。”所以当我提交完报考志愿的时候,我才算坚定地认准了我要考北京师范大学!(写到这里,其实也是想给大家一个教训,我这种犹犹豫豫的性格其实挺不好的,在考研期间也浪费很多时间,考上之后我也经常反思,犹犹豫豫只会让我后悔很多事情当时想做却没有做,只会增加我的烦恼,现在的我在逐渐改变自己,认准了一件事情,想好了就去努力做。)
三、初试备考阶段
1.公共课:英语和政治
英语:建议6月份之前把复习重点放在英语上,主要包括背单词,做真题。推荐墨墨背单词、刘晓艳老师的语法课、唐迟的阅读课。单词绝对是英语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我觉得我不必多说。当时我是用墨墨背单词每天过200—300个单词,这么一听好像好多,会用很多时间,但是相信我,越到后面越快的,300个单词一个小时之内肯定能搞定,这个软件他按照人的记忆曲线来安排复习旧的单词量和新的单词量,所以很人性化很好。其次就是我一套一套地做真题,其实做的真的很慢,我会把不确定的单词的意思都标注上,然后把错误的题仔细地去分析,总结自己为什么错,应该用什么思路去思考,也会结合唐迟的阅读课去学习分析出题角度,做题思路。当时做真题的水平没见有多大的提高,但是我一直在笨笨地坚持着,所以最终我英语考了71分,我真的很意外。我觉得这一定和坚持不懈有关系,所以,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付出时间和精力,一定会有收获的!
政治:因为我从高中时就比较擅长政治,大学学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政治方面开始得比较晚,大概在6-8月份,暑假期间,当时会看徐涛的视频课,用1.5倍速看,相当于去理解一遍知识点,也能防止自己看书枯燥走神吧。然后重点要刷政治选择题,当时有个小程序,里面有历年真题,还有模拟题,随时拿出手机随时刷题,真的有很大帮助。后面就是买肖秀荣的时政热点预测、肖四肖八模拟题、徐涛的模拟题,去做去背,当年选择题真的命中好几道,不得不佩服。
2.专业课:先说说我的经历吧,说到专业课真的是太有感触。2019年9月之前我一直按照往年前辈经验,准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本书。但是2019年9月下旬北师大出了新的考纲,改成了全院都统考一样的科目,也就是7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804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只有702给了参考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工程版)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顾海良主编),这总共是5大本书,每本书都有400多页,我都没有读过。804又是个什么玩意?参考书是啥,真的很懵……要知道,当时已经九月份,别人都在有条不紊地背专业课了,而我,竟然要从头开始准备,从买书读第一遍开始……当我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本书读完第一遍的时候,已经是10月份了,根本没有时间再去看四卷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当时的状态下,经常觉得自己是破釜沉舟。经过寻找与分析,804当时我就背诵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本书,因为来不及再背其他,所以不如就专攻这一本。就这样,我开始很少去教室里坐着,而是每天花80%的学习时间在教室走廊上出声背书,我把椅子、书箱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都搬到了走廊里,就这么一直坚持到了考研前一晚,几乎每晚都是10点以后回宿舍,越到后面,我甚至会早上为了多睡几分钟而不洗脸,买着包子赶着去教室走廊背书。我也曾崩溃,因为久坐,和不正确的坐姿,我整个后背都痛,痛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试着贴暖贴缓解,试着躺在宿舍床上举着书大声朗读。我想也是从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个勇士,更加懂得坚持挣扎的意义。
我背书的方式主要是在课本上勾划重点,按照每一节或者每一目为一道题目去勾画出答案,标上序号。背书时候经常会混淆一些知识点,所以我会把每一个要点提炼几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字编成口诀去记忆,这对于我来说特别有效。
北师大的考纲估计这几年都不会变了,出题形式大纲上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但是这两年每门专业课都是5道论述题,每道题30分。从真题角度来看,准备我当年背的两本书已经不够用了,推荐看《毛泽东选集》里面的一些重要文章,以及习近平的一些其他著作,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等,关注时政热点。当然了,更有精力的小伙伴支持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四卷本,以及也可以看看别的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例如顾海良版本的)帮助理解。现在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我会推荐大家在6月份之前把要看的书去认真看认真理解,达到知识面的广度(因为从真题角度来看,北师大出题的范围会比较广,也有一些灵活的题目,况且804没给参考书,所以必须要做到知识面有广度了,不能认准两本书从头背到尾,这样不奏效,不会得高分了)。在看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勾画重点,如果能按照一道题一道题那样都勾画出来最好(我是喜欢在树上直接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有添加的知识点就标注在旁边空白处),这样在7月份以后就直接开始一遍一遍地背诵重点,默写答题框架之类的。
3.研友。嗯在这里我还要说一点,当时我有几个一同备考的小伙伴,包括我的男朋友,跟我考同一所学校,所以我们后来就一起复习一样的科目一起勾画、背诵、互相检查(最终我俩都考上了)。还有两个小伙伴也是考北京的学校,非常非常非常努力,人又好,我们经常互相提供考研的讯息、资料、在楼道一起背书、讨论问题,互相加油打气,我觉得研友也是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吧,所以在这里提出来。当然了人各有异,归根到底要看自己的性格,适不适合独自坚持,需不需要研友等,这里我没办法提供找研友经验了哈哈,我们就是机缘巧合,在同一个教室学习,在同一个楼道背书,慢慢就熟络起来的。
四、复试准备
2020是那么特别,我们考研初试时间公布得要比往年晚很多,所以初试以后其实在家准备复试准备了很长时间,有4个月左右吧,按理说,这么久的时间,我应当准备得非常非常棒了对不对,然而并不是的,我的复试分数并不理想。虽然综合初试与复试成绩,我最终排名还行,顺利考上北师大,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很责怪自己,我对复试没有尽心尽力。原因是刚发生疫情的时候,心态上还是比较焦虑的,而且我并不适合在家学习,从小就是,在家的时候学习效率极低,没有人陪我一起学习,我就少了一份动力似的,我的自制力并不是很强,只有跟别人一起的时候才比较自律,这是我自己性格习惯方面的问题啦。所以我在那长长的复试准备期间,并没有好好准备。
北师大复试形式在我们那年也变了,以前没有英语的,从我们这届开始增加英语复试。我们当时是先用英语进行一下自我介绍,然后抽三道题去回答,主要是报考专业方向的题,还有结合时政的题。其实都是比较基础的问题,但是我没有回答好,就是因为我没有把复试的书背下来,所以我答的时候并没有展现我的专业知识的储备,说的是一些有的没的谁都会说的话,我的回答很不好,没什么学科术语,显得很没有水平。这是我非常后悔的一件事,也是我非常大的一个教训。所以复试一定也要去认真准备,认真背书背书背书,推荐认真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结合看一些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时政热点、核心期刊、老师的论文等。
五、总结
曾经有人告诉我,考研只要用高考一半的努力就够了。我且不去论证这个对不对,但是人生中这两大考试,绝对是我最难忘的奋斗经历没错了。在考研上岸以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也曾反复问自己,我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到底是什么,在结尾我就总结四字真言吧:坚持!背书!
最后,我不祝愿你心想事成,也不祝愿你好运连连,我想祝愿的是:你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你的付出一定有收获!
(说明: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经验与看法,不具有普遍性,不要盲目跟随,要想清楚自己该如何学习,反复地问自己问题,你自然会有答案。)
(本文为新祥旭北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辅导老师自身考研经验,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大家在考研时如果遇到了困扰,不管是择校还是备考,都可以找新祥旭杨老师。
最后,希望大家坚持到底,预祝考研的你成功上岸!